达州市城区“缓堵保畅”研究
唐光亮
摘要:目前,全国各大中城市都不同程度存在交通拥堵问题,道路交通拥堵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以达州市为例,通过对城区交通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分析道路拥堵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城市交通“缓堵保畅”对策建议,供有关单位决策参考,以方便市民安全、顺畅出行,创造和谐的城市交通环境。
关键词:城区交通 拥堵 原因 建议
达州市是四川省人口大市、资源富市、工业重镇和交通枢纽,历为秦巴地区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全市总人口690万,城市规划范围面积353.5平方公里。目前,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约85平方公里,人口约95万人,主要包括老城区、西外新区、南城区及达州经开区中心园区等范围。达州市城区属于山地城市,城市发展空间狭小,经济社会活动密集,形成了以典型的人口和产业高度集中在狭小的建成区内的城市发展模式,这是造成城区交通、商贸、住房和基础设施拥挤的重要原因之一。直接导致了城区道路里程偏短,路网不完善,停车泊位短缺,城区组团间交通通道有限,瓶颈道路众多等问题,致使部分路网容量接近饱和,在高峰期已超负荷运行。
一、达州市城区交通现状
(一)机动车保有量
据统计,1998年达州市机动车保有量仅39431辆,截止2015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70万辆,预计2018年将突破100万辆。就中心城区而言,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18万辆,预计到2020年,将突破27万辆,小型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1.75万辆。机动车的快速普及对城市交通拥堵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作用。
(二)城区交通现状
达州市城区道路具有道短坡陡、路窄巷多的特点,加之占道停车、占道经营现象突出,大部分道路高峰时段均会出现拥堵现象,部分道路车辆排行长达1km以上,交通通畅水平较差。根据滴滴出行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中国城市交通出行报告》,城区高峰拥堵期日均车速低至15km/h。严重堵塞路段多达十几处,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及重大节假日期间,道路交通拥挤不堪,春节前夕更是面临全天候堵车。
二、城区交通拥堵原因
由于历史遗留、地形限制及规划等因素影响,达州城区行政、教育、医疗、商业等公共设施过于集中,建筑密集、人口集中,吸引了大量的车流和人流。而城区交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道路狭窄,主要道路的车流量已超过原设计承载能力的数倍,造成老城区、西外、南城等城市组团间存在不少交通瓶颈,特别是老城区有限的空间与日益增长的向心交通形成了难以调和的供需矛盾。
(一)城区机动车急剧增加,市政道路有效供给不足
达州市城区人口基数大、密度高,机动车特别是私家车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8万辆。根据《达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调查专项报告》数据显示,城区小汽车平均出行次数为2.3次,一些道路如来凤路高峰时段机动车流量达到3443pcu/h,达巴路口在早上10:25分到10:30分仅5分钟时间内,就有453辆汽车汇集。
而与之对应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却十分滞后,道路里程增长率较低,道路供给速度远远跟不上交通需求的增长速度。目前,城区尚未建成一座高架立交桥、机动车下穿隧道、公路高架桥(不含红塔路),导致市政道路有效供给不足。一是绕城公路、绕城高速线路尚未形成环路,很多过境车辆需要借道城区通行,增加城区车流量;二是连接老城、西外和南城之间的交通通道较少,且道路较窄;三是桥梁、隧道交通工程建设不足,桥梁相互间距离较远,作为联系南城与老城、西外重要交通通道的州河大桥与红旗大桥均为双向两车道(桥头一端为丁字型路口);而已建成的隧道只有长田隧道,无法满足城区组团间大流量交通需求;四是一些瓶颈路、卡脖子路、断头路、丁字型路口仍然较多,市政道路普遍十分狭窄的现状无法改变,不能有效进行车辆分流。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规划不够科学合理
1、由于历史原因及地形限制,达州市城区特别是老城区规划建设不够合理,南城规划现已落后,导致土地利用强度大,城市功能集中,人口密集。从城市土地利用及现状看,道路广场用地比例较低。例如仅12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就容纳了22万人之多。特别是瓶颈路过多等问题十分突出,分流能力有限。比如朝阳东路红旗路口两个车道需要承担五个车道的出城车流量。
2、城市规划前瞻性不足。一是交通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引导和支撑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开发捆绑交通的模式尚未转变,不注重次干道、支路建设,道路规划普遍较窄。比如作为大型商业罗浮广场及市政府所在地的永兴路及周边道路均较窄,城市新区依然规划建设有大量的丁字型路口,极易造成拥堵;二是城市组团发展较慢,西外及南城难以摆脱对老城区的依赖,无法起到快速分散老城区功能,减轻交通压力的作用。比如2017年5月在西外体育馆举行的某大型演出活动,就造成了西外持续大范围的交通拥堵。
3、城市功能分区不尽合理。由于城市新区功能较为单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和成熟,居住地与工作地或学校之间的距离拉大,导致往返各组团工作、学习交通流量较大。
(三)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实施进度缓慢
达州市委、市政府早在2010年就将达州城区“缓堵保畅”列为九大民生工程之一。但至今城区交通状况仍未得到有效改善。与其他城市相比,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差距十分明显。
1、城区“缓堵保畅”工作推进不力。2011年9月,达州市成立了城区“缓堵保畅”领导小组,12月出台《达州城区“缓堵保畅”工作方案》。提出了建设凤凰山隧道、金南大桥、州河二桥等一系列举措。但这其中仅有一小部分规模较小项目已完成外,大多数项目至今均未建成甚至还未启动实施。
2、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十分缓慢。比如金南大桥(2013年12月开工)、凤凰山隧道(于2012年启动,2014年1月开工)、凤凰山山前道路(2009年批准建设,直至2017年3月才正式动工)、杨柳垭隧道(全长仅700m,于2015年9月开工)、S202线马踏洞段改造等项目实施进度缓慢,至今均未全面建成或达不到正常通车条件。
3、市政施工安排不够合理。各部门缺少协作,市政施工频繁,有的路段甚至一年内施工多次。加之施工作业不规范,占用道路空间过多。同时,没有科学合理的预测道路施工可能造成的影响,造成施工路段或周边道路交通出现混乱。比如快速通道拓宽改造工程虽然在老城区实施单双限号措施后施工,但在主要进出城道路上仍然拥堵不堪。
4、人流量较大的道路未设置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仅靠交通信号灯控制,比如,来凤路通川区中医院路口高峰时段行人过街流量达4450人次/h,延长了机动车通行时间。
(四)交通参与者素质有待提高
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守法观念淡薄。很多行人乱穿马路、闯红灯、在机动车道上行走、逗留等,挤占机动车行驶空间;摩托车、三轮车、自行车随意占道、变道及乱停乱放、闯红灯和乱穿马路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很多机动车随意抢道、占道、变道、调头、插队、急停、急转、龟速慢行和乱停乱放等随处可见,路口停车以及加塞现象尤为严重。加之摩托车、三轮车不靠道路右侧行驶,随意霸占中间行车道并肆意穿行,致使汽车无法快速通行。
同时,部分单位或个人非法侵占人行道、机动车道或公共停车位,设置障碍物,挤压了行人及车辆通行空间。部分公交车、洒水车、市政车辆等在非工作时间长期占道停车。容易造成交通拥堵。
(五)公共交通发展滞后
1、城区公交线网空间布局和运力级配结构不够合理。缺乏高效、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骨干线,公交复线系数较高与公交死角并存,很多城乡间公交线路经过城区,公交专用道设置较少。同时,公交开通线路及运营数量不够,服务能力不足。目前,城区运营公交车约360辆,开通公交线路约35条,远低于每万人8-12标台的国家标准。
2、公交车硬件条件及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大部分公交车辆在机械性能、舒适度、运送能力等方面已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客运对效率和服务水平的要求。很多线路发车间隔时间 较长,车内拥挤,车辆平均运行速度较慢。对市民特别是白领以上人群吸引力不够,部分群众已放弃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愿望。这将进一步推动私家车的大量使用。
3、公共交通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比如部分站点设置不合理,相互间及距离路口较近,没有考虑市民习惯;部分有条件的公交站台还未进行港湾式改造。
(六)停车位有效供给严重不足
目前,城区汽车保有量已达15万辆,而现有停车位约4.5万个,停车位缺口达10万个。很多公共建筑、住宅小区配建泊位严重不足,加之一些建筑地下层被占用,供需矛盾突出。导致大量车辆无序停放在道路上,路边乱停乱放现象较为严重,致使四车道变两车道、两车道变一车道,严重挤压了道路空间。特别是大部分小街小巷街道两侧停满车辆,实际形成了单车道通行,甚至出现封闭状态,形成断头路,阻塞了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
随着城区机动车辆保有量的迅速攀升,城区停车供需缺口越来越大,停车供求矛盾将日益尖锐。通过调查数据预测,城区规划范围内近期全日泊位需求量达20.6万个,路外公共停车位缺口为2.7万个。停车难将成为困扰达州城市交通发展的顽疾,必将进一步加剧城区交通拥堵。
(七)个别路段交通设置不合理,交通执法力度不够
1、部分路段红绿灯设置过多,导致通行效率严重下降。个别路口绿灯时间设置不合理,个别车流量大的方向放行时间较短。
2、交通执法力度不够。例如早在2012年就限制载重0.5吨以上货车在主城区通行,然而至今依然有大量货车在高峰时段通行;对主要道路高峰时段的巡查力度不够;对一些重要支路乱停乱放违章行为执法不严;特别是对摩托车、三轮车、行人严重违章行为不闻不问,助长了不良风气蔓延。
(八)道路施工质量不高
城区道路质量普遍不高,路基较软,排水系统不够完善,路面较薄,坑洼不平。很多路段特别是车流量较大路段出现沉陷、开裂、坑槽、错台、拥包、网裂、车辙等情况,个别路段坑槽较多,最大的坑洞直径在0.5m左右,深度达30cm,部分路段经反复修复均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影响了车辆正常通行,也增加了道路交通安全风险。
三、对策及建议
缓解交通拥堵应以“综合治理”为主要理念,以“政府引导、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基础突破、公交优先、统筹发展”作为治堵的基本策略。
(一)分散组团发展,加快发展城市新区
1、强化西外新区及南城城市中心功能,加快推进北城滨江新区、长田新区、马踏洞片区、莲花湖片区、三里坪片区、翠屏山片区等新区建设,将城市居住与产业混合布局,匹配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及现代服务业或融合产业,完善生活、文化、教育、医疗、商贸设施,构建步行15分钟生活圈。及时规划建设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满足中小学生及幼儿均就近入学,减少跨区长距离通勤、通学出行,减少跨区性交通生成量。
2、科学规划,稳步推进河市、幺塘、复兴、双龙、罗江、魏兴、磐石、斌郎、石板、金垭、百节(临港新城)、亭子新城等城市周围小城镇和城市新区的建设,准确定位各自功能,承接中心城区产业转移,分散城市功能。
3、严格控制老城区建设增量,逐步降低老城区人口密度。一是推进纺织厂、大西街、珠市街、朝阳东路等棚户区拆迁改造,建筑及功能密集区域原则上只拆不建;二是分步推进达州市机关事业单位西迁,通川区机关事业单位北迁;三是将红旗旅馆、珠市街批发业态及西外好一新市场、双狮建材城等尽快搬离城区。
4、城市新区规划采用“街区制”模式。提高路网密集度,强化支路、次支路为主干路网分流减压和增加可选路径的功能,打通微循环,利用支路提前疏散右转交通流,减少交叉口冲突,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和效率。同时,在部分支路路段上设单边停车区,提供必要的公共停车泊位,解决短时停车需求,丰富街区商业、娱乐活力。
(二)科学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科学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增加城市道路占比。城市交通规划要既解决眼前、又着眼长远,既考虑局部、又谋划全局。从道路基础设施入手,形成地上(高架)、地面、地下三层立体交通路网结构。
1、加快推进城市外围路网及主干路建设。尽快连通绕城公路(“一环”)、绕城高速公路。实现渝达陕、巴达万及达营高速连接互通,高速与快速路的快速联动、迂回转向和多路疏散,大量分流过境车辆,减轻城区交通压力。尽早建成凤凰山隧道及东西延线(“北横”)、金南大道(“中横”)、化工园区快速道路(“南横”),以及城市中纵、西一纵、西二纵、东一纵、东二纵城区主干性道路。增加老城区、西外、南城组团及联系马踏洞片区、莲花湖片区、北外片区、三里坪片区等城区间交通通道。
2、尽快完成城区间新交通通道建设。尽快启动或建成凤凰山山前道路、金南大道、滨河路北段Ⅱ期及野茅溪大桥、徐家坝大桥;完成快速通道(红塔路)、S202线城区段改造,打通塔沱至金龙大桥段滨河西路。缓解现有路网交通压力。
3、加快瓶颈路段改造步伐。建议建设州河二桥,并在塔环路北段建设高架桥横跨朝阳中路并接入朝阳中路车道,增强塔环路西北段分流能力;待条件成熟后规划重建红旗大桥,连通南北一号干道、洲河花园外等处瓶颈路。同时,打通箭亭子街至永丰街等断头路,建议将滨河路南门口至红塔路段地下夹层改造为车行道。使路网结构趋于合理。
4、加快对部分道路的扩宽改造力度。按照能拓宽的路段全部拓宽的原则,对达州绕城公路公路物流港至玖源化工段、金龙大道长田大道路口至达兴能源段以及七河路等道路进行拓宽改造。对暂达不到拓宽条件的,可先期对交叉路口进行拓宽。部分路口应及早规划建设高架立交桥或下穿隧道,以提高路口通行能力。如金龙大道朝阳西路路口、南北一号干道七河路口、通达东路华蜀南路路口等路口可设置高架立交桥。
5、加快火车站、汽车站等人员集散地交通疏散设施建设。在学校、医院、商业区等人流密集路段设置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实现人车分流,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疏导能力。
6、规划建设城市专用慢行交通系统。合理布置或改造摩托车、三轮车、自行车道及步游道等慢行交通设施。
7、加快规划地上、地下空间的利用。充分论证建设快速高架桥、地下交通枢纽、下穿隧道、停车场等项目,预留地上地下交通设施建设空间。
8、加强交通建设管理,提高道路工程质量。规划、住建、交通、城管等部门应统筹协调,统一规划,严禁出现拉链式马路建设;加强道路质量管理,及时维修破损路面;合理进行市政施工安排,避免在年末(车流量较大、白昼时间短)突击改造市政基础设施,保障道路通行能力。
(三)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
公共交通是城市最佳的客运交通方式,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也是世界各国公认的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最佳策略,推崇公共交通优先战略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根本出路。即只有当公共交通足够发达,市民不将私家车作为市区主要代步工具,城市拥堵才可能迎刃而解。而发展公共交通要坚持财政优先、用地优先、路权优先、信号优先的原则,快速提高公共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结构中的比重。
1、根据城市发展情况,以线路均衡、减少重复、填补空白的原则优化城市公交线路,优化机场至城区、火车站及各客运站之间快速公交线路,注重支线线路设置,及时对城区公交线路进行优化、调整。
2、研究建设工期短、技术成熟稳定的BRT快速交通系统。加快推进城区1号、2号快速轨道交通线项目论证,进一步研究建设条件及线路、站点方案,根据达州市经济发展情况,力争2022年前后建成运行。
3、采用先进技术手段,结合“智慧达州”和“互联网+城市公交”的要求,增加公交车运营数量,加强城市公交客运智能化建设,适时监控、科学调度,特别是要增加高峰时段发车班次,实现运营车辆行车方案优化,提高运营效率。
4、加强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在城市新区主要干道或次干道规划设置公交专用车道,建议待凤凰山山前路、快速通道改造完成后,将朝阳东路小红旗桥路口至文家梁段增加公交专用车道。将有条件站台全部改造为港湾式停靠站,并对现有公交站点进行优化,对影响交通通畅的站台予以撤并或者重新布设。
5、逐步培养市民良好出行习惯。鼓励更多市民选择公共交通或步行方式出行。建议重污染或恶劣天气实行公交免费乘坐,推行重要节假日、大型群体活动或春节前夕部分公交线路免费乘坐(元九登高节等),城区重要景点开通公交专线等措施吸引市民。
6、保证公交车路权,实行信号优先措施。在非交叉路口红绿灯处,公交车可不受信号灯调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直接通行。
(四)加强交通管制,合理进行交通设施设置
1、禁止货运车辆在限制时段内在城区通行。
2、对交通量较大的的十字路口,可对全路口或某一些进口采用定时段禁止左转的管理措施。充分发挥支路及小街小巷“微循环”系统作用,分流主干道车流,经充分调研后,部分路段可组织单向交通。在具备条件的路口,试点设置“直行待行区”;在非机动车、行人容易横穿的路段强化封闭隔离措施。
3、运用大数据和信息智能化技术,加强实时监控、信息发布系统及智能交通管理体系建设。一是优化交通信号灯控制方式,减少部分路段红绿灯设置数量,实现路口绿波交通;二是建立拥堵分级系统,进行分级管理,在主要道路沿线设置信息显示屏,适时发布交通状况,并发布交通管制、停车位信息;三是通过网络、手机APP、广播等适时推送综合交通信息,让驾驶者及时了解路况,提前作出相应判断,引导市民合理出行。
4、积极宣传,引导60岁以上老人避开早晚高峰期乘坐公交车出行,把紧张的公共交通资源让给上班簇和学生;落实工作及学习作息错峰制度,形成比较均衡的交通流量;建立市政、环卫、园林、水、电、气、通讯等单位在高峰期错时作业机制。
(五)合理规划和建设停车设施
1、对规划新建和改扩建的住宅小区、商业区、酒店等,必须按照《达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配建或增建停车场,并计划一定数量的停车位对外开放。
2、在城市规划中预留公共停车用地,建设一批公共停车场。挖掘城区现有停车位潜力,在有条件的区域选址改扩建停车场。比如改造建设通川北路双狮灯具城停车场、达县县委招待所、市委党校等停车场;依法整治改变地下停车场使用功能的行为。
3、鼓励停车场建设社会化、市场化。出台优惠政策、简化审批流程、减免有关税费,鼓励民间资本多渠道、多形式进入停车场建设领域,增加停车位供给。
4、建议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停车位及鼓励更多的停车设施对外开放。
5、依靠价格杠杆调节各区域停车供需平衡,实行分区域、分时段差别收费,提高老城区白天停车收费标准,减少入城车辆,调节汽车使用率。
(六)加强交通宣传及处罚力度,提高交通参与者素质
1、不断提高交通执法力度和水平,对机动车、摩托车、三轮车、自行车、行人的违章行为一视同仁,及时予以纠正或处罚,规范人车交通行为。
2、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通过电视、广播等途径,开展“文明交通”主题宣传,推动交通安全文明教育进学校、进课堂,特别是要坚持不懈的强化对青少年的教育。
3、加大对随意停车、抢道、变道、加塞及侵占机动车道行为的查处力度;严管出租车乱停抢客、违规行驶以及公交车不进站停靠等行为;加强对摩托车、三轮车的整顿,下大力气加强对摩托车、三轮车不按规定(不靠右侧)行使的处罚力度;坚决取缔为数不少的非法运营车辆。
4、借助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优化巡逻防控方案,实现对路面管控的全覆盖。特别是加强高峰时段巡逻频次,严禁任何车辆(含包括三轮车、摩托车)在一些较窄但车流量较大的道路两侧停车。加大对占道经营、占道施工等违章行为的监管整治力度,重点整治车流量较大的小街小巷乱停乱放特别是封堵安全出口的违法行为。
5、实施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制度,充分征求普通交通参与者意见,集思广益。发挥群众监督的普遍优势,鼓励对道路交通违法乱象随手拍,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参与城市交通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达州市城区“缓堵保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不可一蹴而就,应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加快现代化城市交通发展。从城市布局、土地合理利用等源头层面着手,加强政府引导,通过公交体系、停车收费、低碳出行等方面诱导市民合理选择交通方式出行,充分利用智能交通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大中城市经验,坚持“建、限、管”并举,进行综合治理。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交通需求,减少交通拥堵,从而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治彦,岳晓燕.我国城市交通拥堵成因与治理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2011.11
[2]袁赟,付佳,赵峰.济南市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思考[J].建筑建材装饰, 2017 (4)
[3]任其亮.重庆市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及缓解对策[J].交通标准化,2009.7
[4]赵玉肖,李现者.我国城市交通拥堵原因及对策[J].河北交通科技,2006.9